本网讯(哈尔科夫国立大学孔子学院)我叫伊利亚,是哈尔科夫国立大学孔子学院六级班的学生,学习汉语已经有八年时间。从汉语一级班到汉语六级班,我认识了不同的汉语老师,交了很多一起学习汉语的朋友。学习汉语很困难,但是我没有放弃,我的坚持和努力也让我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不断进步。
我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,对中国文化的热爱,就是我学习汉语的动力。我很喜欢汉语这门语言,无论是平平仄仄的音律变化,还是横平竖直的书写规则,都显示着中国古老而悠久的文明。三年前,我和妈妈一起去中国。那是我第一次去中国,雄伟的长城和壮观的毛主席纪念堂都让我惊叹不已,南方小城阳朔的温婉和茶园的静美更让我流连忘返。那次旅游之后,我更加坚定了学习汉语的决心。
孔子学院经常会举办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,比如“冬至节赛诗会”、“汉语俱乐部大赛”、“中学生汉语桥比赛”等等,我都积极参加,获得了很多证书和奖品。在2020年第13届世界中学生汉语桥比赛哈尔科夫国立大学孔子学院预赛中,斩获第一名,代表哈尔科夫国立大学孔子学院参加乌克兰赛区的决赛。经过五个月的培训和练习,我在决赛中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。我能有这样的好成绩,还要感谢孔院老师的帮忙。决赛前,孔院为我组织了汉语桥比赛项目的培训。培训一共有三名老师,他们分别负责我的演讲、才艺和知识问答。各位培训老师给我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计划。负责演讲的老师根据我的汉语水平,重新修改了我的演讲稿。因为COVID-19,我们就通过微信视频,老师逐字逐词逐句地帮我纠音,教我停顿和演讲的节奏。我有时候也会录制演讲的视频发给老师,老师会根据我的演讲内容帮我设计演讲的手势和动作,从而更好地表达感情。
比赛之前,三位老师帮我录制比赛的视频。演讲和才艺的视频一共录制了四个小时,老师们的要求很高,有做的不好的地方,老师就要求重新录,孔子学院的老师真的很认真负责!不负众望,我在第十三届中学生汉语桥比赛中,荣获第二名。在这儿,我非常感谢帮我过我的每一位孔子学院的老师,谢谢你们!
中国有句古话,“四海之内皆兄弟”。我认为,中国和乌克兰也是兄弟,尽管两国相隔很远,但孔子学院给了两国人民相互了解的机会,孔子学院让我知道中乌两国人民对美丽、希望、幸福这些词语的理解相同,两国之间文化相通,命运共同。
对于中国古诗 “达则兼济天下”,我把它理解为学好汉语才能传播汉语,这也是我心中的一个小目标,我想用我自己学的汉语去帮助其他想学汉语的乌克兰人,帮助想了解中国文化的乌克兰人。所以我会继续努力学好汉语,实现我的目标。